殼體內部及所有零部件清潔幹凈後,按下述步驟組裝。
(1)用拉桿將膠囊裝入殼體;
(2)裝上銘牌和螺母,退下拉桿;
(3)將油閥裝入殼體內,再分別將橡膠環、支撐環依次裝入殼體內的閥體上;
(4)將油閥平齊的拉出殼體,裝上擋圈、密封圈、壓環和螺母並上緊;
(5)裝上墊圈、螺塞;
(6)最後裝上標牌、螺母、墊圈和充氣閥。
蓄能器應選擇盡量靠近裝置的場所安裝。用于緩沖和吸收脈動時,應盡可能安裝在靠近振動源處。為充分發揮蓄能器的維護和檢查,蓄能器的上方及周圍應留有一定的空間。
安裝蓄能器,應緊固在托架上或壁面上。徑長比過大時,還應設置抱箍加固。蓄能器固定推薦采用圖1的形式。
國標蓄能器系通過過渡接頭與管路連接。螺紋連接接頭形式見表1,法蘭連接形式見表2(僅供參考),與進油閥所連接的接頭應註意拧入端內孔尺寸不能太小,以防止菌形閥桿頂住接頭卡死,造成膠囊損壞。
正確選擇預充氣壓力是獲得蓄能器及其部件最佳效果和最大使用壽命的基礎。當預充氣壓力盡可能接近最小工作壓力時,在理論上能夠獲得液體的最大貯量(或釋放量)。
在實際應用中應小于最低工作壓力,以避免在運行中閥門關閉,次值(除非另有規定)為=0.9。
特殊情況下充氮壓力可參考下列數值:
(1)沖擊緩沖:充氣壓力為系統工作壓力的90%;蓄能器投入運行後,應定期對膠囊內的壓力進行檢查,發現有漏損應及時補充氣體,漏損嚴重時應查明原因(膠囊損壞、充氣閥密封不嚴或充氣閥與充氣閥座密封不嚴等)及時修復。
蓄能器長期停止使用時,應關閉油口與壓力管之間的截止閥,保持蓄能器內的油壓在充氣壓力以上。
(1)充氣閥密封不嚴,禦壓後更換充氣閥;
(2)充氣閥與充氣閥座密封不嚴,禦壓後更換墊圈;
(3)膠囊破損,禦壓後更換膠囊。更換膠囊時,若蓄能器為AB型、蓄能器可以不從系統上禦下而直接更換,若蓄能器為A型結構時,蓄能器應從系統上禦下才能更換;
(4)閥體、充氣閥座與殼體連接處漏油,禦壓後更換O型密封圈,方法參照C條。
上述任何一種維修,均應在維修前先禦去蓄能器中的液壓油,並用充氣工具排盡膠囊中的其他,然後才能拆禦蓄能器及各零件。
首先將蓄能器與液壓回路斷開,拆下保護帽,並將膠囊內的氣體用充氣工具全部放出,然後取下充氣閥再按以下步驟進行拆卸:
(1)取下螺母、標牌;
(2)取下充氣閥;
(3)取下螺塞;
(4)取下螺母和壓環;
(5)將油閥推入殼體內;
(6)取下密封環、支撐環和橡膠環;
(7)將油閥從殼體內取出;
(8)從油閥端慢慢拉出膠囊。